全球受到新冠狀病毒肆虐已經 7 個月,不單未見曙光,部分國家更出現復發跡象,大家只能留在家中,再加上經濟打擊下令失業情況惡化,部分人出現「抗疫疲勞」在所難免。 對香港人而言,更經歷去年「社會運動」,面對雙重打擊,高度抑鬱或創傷後壓力症狀隨之而來。
早前港大於 2 月至 7 月以電話問卷訪問逾 1.1 萬人,發現在持續的疫情及社會事件影響下,分別有近 74% 及 41% 受訪者出現中至高度抑鬱或創傷後壓力症狀, 36.4% 人更同時出現兩種症狀; 24 歲或以下群組不論出現抑鬱或創傷後壓力症狀,指數均較其他年齡層高,分別達到 49.6% 及 45.6% , 25 至 44 歲群組為 36.8% 及 36.9% , 45 歲或以上群組為 20% 及 31.3% 。研究亦發現, 66.7% 受訪者憂慮個人前途,近 53% 人因缺乏防疫物資感到壓力,近 12% 憂慮要做高危工作。
另一個調查 YouGov 亦指出, 71% 受訪者至少經歷過由焦慮和抑鬱引起的社交迴避的一種症狀,例如迴避社交聚會、在工作時在人前簡報/演說及與陌生人相處感到為難。調查亦指出, 64% 的 18-24 歲青年,與陌生人或不相熟的人士接觸時會感到吃力。
幸好近年科技進步,有更多研究專注使用科技去治療精神健康,例如美國加
州州政府與兩家初創 Mindstrong 和 7 Cups 合作,透過智能手機上的鍵盤,監察病人情緒變化,去協助精神健康有問題的人士。另一方面,去年香港中文
大學、 AXA 安盛及 Oxford VR 共同合作,於亞洲(包括大灣區在內)推出研究計劃,應用虛擬實境( VR )科技於精神健康治療領域上;據了解,該項研究計劃專注於利用先進 VR 科技平台於香港作臨床測試,以管理各種常見於日常工作及生活的精神健康問題,包括迴避社交( Social Avoidance )、焦慮及抑鬱徵狀。有鑑於英國方面的成果, VR 治療可以醫治最常見的心理問題,包括恐懼、焦慮及抑鬱,甚至是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等更嚴重的疾病。
總結,儘管科技應用於精神健康仍然是起步階段,由於發展潛力龐大,可成就無限的商機;然而,筆者認為更重要是期望未來有更多相關科技應用方案,去協助解決這個社會問題。
August 15, 2020 at 10:00AM
https://ift.tt/31OBNme
以科技去解決精神健康問題 - PCM
https://ift.tt/3hIxsbe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以科技去解決精神健康問題 - PCM"
Post a Comment